

今日,芯片半导体概念股领涨,消息面上,上周知情人士称,中国目前正在进行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的成立工作,二期拟募集1500亿-2000亿元人民币,计划今年完成。知情人士称,国家基金二期的出资中,中央财政、一些国有企业和一些地方政府等都将出资该基金一期已经投资超过20家上市公司,包括中兴通讯和中芯国际等。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简称“大基金”)一期募集资金1387亿元已投资完毕,累计有效决策超过62个项目,涉及上市公司23家。大基金目前的投资已经完全覆盖了集成电路制造、封装的龙头公司,部分覆盖了设计、设备、材料类上市公司,并涉足第三代半导体、传感器等领域。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国家政策大力扶持下,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将催生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业巨头。
半导体行业在经过2015年的短暂衰退之后,2016年下半年开始复苏,到2017年,随着物联网、智能工厂、人工智能、大数据、5G网络及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全球半导体行业进入超级周期的趋势逐步增强。
2017年,半导体上游材料持续缺货涨价,台积电晶圆也出现八年来首次涨价。据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SIA)数据显示,2017年一整年,全球半导体销售持续上升,并于11月创下新的销售纪录,全年销售有望首次突破4000亿美元的纪录。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乐观预计2018年将再创新高,2019年整体半导体市场将挑战5000亿美元纪录。
半导体产业稳步前行,上游半导体设备交易额亦明显提速,2017年第三季度达143.3亿美元,同比增长30.5%,创历史新高。
强劲的势头仍在持续。SEMI公布的最新出货报告显示,2018年1月北美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出货金额达23.6亿美元,虽然较去年12月下降1.4%,但较去年同期仍成长27.2%,半导体设备出货金额已经连续三年维持正成长。
从历史数据来看,全球半导体市场大概以4-6年为一个周期,加上近两年国内政策对集成电路产业的高度重视,可以看出,半导体产业链的“狂欢”还远未结束。
在大基金和政策的带动下,国内半导体企业也正加速布局。据统计,当前国内在建和拟建的21座12寸晶圆厂有望在2020年前实现投产。届时,我国将有32座12寸晶圆厂,每月产能将超过160万,为现有产能的3倍。
根据SIA统计,未来数年在建的晶圆厂中,中国占比将接近 40%,且从2018年开始,中资将成为国内晶圆厂建设的主力。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ASM太平洋在欧洲、马来西亚、中国台湾、日本等市场的收入取得快速增长,与此同时,中国大陆仍是其最大的市场,占总收入的49.2%。
新晶圆厂建置完成后,按设备支出大约占半导体资本总支出的60%估算,未来3-4年,晶圆厂建设释放的13052亿元投资,将为半导体设备行业提供7831亿元的下游市场空间,而率先受益的正是像ASM太平洋这样的上游设备企业。
金融界精品栏目《擒牛记》深度对话业内绩优基金经理,其中新华基金副总经理崔建波表示,坚定看好芯片概念股。“如果一个行业不景气,那么行业内某些股票的上涨大多属于估值修复的性质,这种投资机会普遍属于一次性的投资机会,不具有可持续性。而芯片、半导体、集成电路等高端制造属于高景气行业,后市坚定看好。”
[擒牛记] 崔建波:平衡风格下的选股绝招
基金代码 | 基金名称 | 近一年收益 | 费率 | 操作 |
---|---|---|---|---|
519033 | 海富通国策导向混 | 23.9% | 购买定投 | |
000940 | 富国中小盘精选混 | 20.65% | 购买定投 | |
001071 | 华安媒体互联网混 | -0.88% | 购买定投 | |
519692 | 交银施罗德成长混 | -6.86% | 购买定投 |




- 华为智能眼镜新品将发布,可能集成AR导航、健康监测等场景化功能
- 多只重仓新消费板块的基金年内表现抢眼,公募基金关注新消费股投资机会
- 中美关税下调叠加抢运潮,航运港口板块有望迎来阶段性爆发
- 曾经“一码难求”的Manus突然宣布开放注册,有望加速AIAgent商业化爆发
- 险资持续举牌银行股,长线资金认可分红能力
- 华为与优必选签署协议共推人形机器人落地,机构称产业发展将明显提速
- 盘前公告淘金:宝通科技与宇树合作合约已签署,百济神州一季度同比减亏超18亿元
- 头部厂商提议减产挺价,光伏板块大幅异动!技术创新助力行业突围
- 中美贸易关税大幅降低,航运港口板块迎来重大利好,多家龙头公司涨停创新高!
- 供应链调整与需求反弹共振,半导体材料产业迎增长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