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早间,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急跌千点,双双跌破7元关口,创下本轮调整新低。Wind数据显示,截至5日11:30,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最低至7.0424元,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最低至7.1057元。
平安基金分析,在岸人民币破7,主因在于基本面走弱叠加外部冲击。一方面,贸易问题悬而未决,短期不确定性增加,加剧了贬值压力。2018年以来,利差通胀等传统因素对汇率的影响减弱,汇率受影响加大。另一方面,经济有回落压力,地产周期和库存周期一起回落,汇率产生贬值压力。
但是中期来看,适当的贬值有助于稳增长和保就业,一部分抵消关税对于企业的冲击。当前中国经济整体韧性较强,宏观杠杆率保持基本稳定,财政状况稳健,金融风险总体可控,国际收支稳定,跨境资本流动大体平衡,外汇储备充足,这些都为人民币汇率提供了根本支撑。
短期来看,有助于释放经济下行压力和资产泡沫风险,对市场情绪产生冲击,以历史经验来看,汇率大幅波动,市场短期也曾出现大幅波动。北上资金有流出压力,人民币贬值使得海外资金投资A股的性价比降低,带来北上资金阶段性净流出。
考虑当前国外环境遇冷,全球权益类资产价格受到冲击,与出口贸易链相关的板块影响相对较大,避险情绪上升,短期建议对A股保持谨慎。但从当前时点看,面对较为复杂的内外部环境,预计国内产业政策方面仍有可能推出相关政策支持,建议持续关注。预计政府的逆周期调节政策后续会加码,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推进减税降费,基建适度发力,流动性也会较为充裕。
中期来看,去库存接近尾声、盈利拐点临近、科技周期、政策加大直接融资力度等因素,都并不依赖贸易问题;在这一系列背景下,市场并不具备大幅调整的基础,仍看好权益市场的表现。配置上建议回归盈利,布局中报业绩靓丽的板块;以及受益于科创板催化和政策支持的科技板块。
市场回顾
经济数据方面,上周PMI数据弱势反弹,但依然处于荣枯线以下,建筑业PMI弱势,预示地产、基建总体可能仍在走弱;高频数据显示,发电煤耗有所反弹,但依然弱于上年同期,整体显示经济内生动能依然偏弱。
货币政策方面,美联储降息确认,考虑到全球经济偏弱且主要经济体开始货币宽松,国内经济基本面偏弱,央行偏松的货币环境仍将持续。
资金面方面,跨月结束之后,资金面开始宽松。短端资产方面,存款、存单收益率震荡为主,1-3月CD收益率略微上行,9-12月CD收益率稍有下行。长端资产方面,利率债受中美经贸关系影响,大幅下行;信用债跟随利率债,亦出现明显下行 。
一方面,经济内生动能仍然不足,基本面仍然偏弱;物价稳定,年内通胀压力高点已过;财政收入压力仍然较大,政策严堵"偏门",基建发力空间有限;海外因素整体也有利于债市。另一方面,货币政策降成本、控风险依然是核心目标,宽松主基调未变。由此,债市整体环境依然偏友好。近期受中美经贸关系影响,风险偏好下行。综上,平安基金认为,无风险收益率下行趋势未变,考虑到绝对收益率已经处于低位,下行可能反复。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就人民币汇率问题答记者问
8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就人民币汇率相关问题回答了提问。
记者:人民币汇率为何“破7”?
答:受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及对中国加征关税预期等影响,今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所贬值,突破了7元,但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继续保持稳定和强势,这是市场供求和国际汇市波动的反映。
中国实施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是由这一机制决定的,这是浮动汇率制度的应有之义。从全球市场角度观察,作为货币之间的比价,汇率波动也是常态,有了波动,价格机制才能发挥资源配置和自动调节的作用。如果回顾过去20年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会发现人民币对美元既有过8块多的时候,也有过7块多和6块多的时候,现在人民币汇率又回到7块钱以上。需要说明的是,人民币汇率“破7”,这个“7”不是年龄,过去就回不来了,也不是堤坝,一旦被冲破大水就会一泻千里;“7”更像水库的水位,丰水期的时候高一些,到了枯水期的时候又会降下来,有涨有落,都是正常的。
尽管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有所贬值,但从历史上看,人民币总体是升值的。过去20年国际清算银行计算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都升值了30%左右,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了20%,是国际主要货币中最强势的货币。今年以来,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仍保持着稳定地位,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是走强的,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升值了0.3%。2019年初至8月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贬值0.53%,小于同期韩元、阿根廷比索、土耳其里拉等新兴市场货币对美元汇率的跌幅,是新兴市场货币中较为稳定的货币,而且强于欧元、英镑等储备货币。
记者:人民币汇率“破7”后走势会如何?
答:人民币汇率走势,长期取决于基本面,短期内市场供求和美元走势也会产生较大影响。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有利于发挥价格杠杆调节供求平衡的作用,在宏观上起到调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功能。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制造业门类齐全,产业体系较为完善,出口部门竞争力强,进口依存度适中,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国际收支有很强的调节作用,外汇市场自身会找到均衡。
从宏观层面看,当前中国经济基本面良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增长韧性较强,宏观杠杆率保持基本稳定,财政状况稳健,金融风险总体可控,国际收支稳定,跨境资本流动大体平衡,外汇储备充足,这些都为人民币汇率提供了根本支撑。特别是在目前美欧等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宽松的背景下,中国是主要经济体中唯一的货币政策保持常态的国家,人民币资产的估值仍然偏低,稳定性相应更强,中国有望成为全球资金的“洼地”。
近年来在应对汇率波动过程中,人民银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政策工具,并将继续创新和丰富调控工具箱,针对外汇市场可能出现的正反馈行为,要采取必要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坚决打击短期投机炒作,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稳定市场预期。人民银行有经验、有信心、有能力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记者:人民币汇率“破7”对企业和居民有何影响?
答: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外汇管理要坚持改革开放,进一步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破7”后这一政策取向不会变。
对普通老百姓而言,过去20多年,人民币对美元和一篮子货币升的时候多、贬的时候少,中国的老百姓主要金融资产在人民币上,受到最好的保护,其对外的购买力稳步攀升,这些均能从老百姓出国旅游、境外购物、子女海外上学中反映出来。
企业也是如此。我们不希望企业过多暴露在汇率风险中,支持企业购买汇率避险产品规避汇率风险。同时也要看到,目前人民币汇率既可能贬值,也可能升值,双向浮动是常态,不仅是企业,即便更为专业的金融机构也难以预测汇率的走势。
因此我们建议,要专注于实体业务,不要将精力过多用在判断或投机汇率趋势上,要树立“风险中性”的财务理念,叙做外汇衍生品应以锁定外汇成本、降低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实现主营业务盈利为目的,而不应以外汇衍生品交易本身盈利为目的。



- 比亚迪推L4级智能泊车保障,自动驾驶商业化再迈关键一步
- 北方稀土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预增超18倍,稀土永磁战略价值仍将持续发酵,板块股价上涨大致分三阶段
- 多家硅片企业上调硅片报价,硅料市场已呈现触底企稳态势
- 6月核心CPI涨幅创新高,消费板块或受益
- 百部影片角逐暑期档,或直接拉动三季度业绩,两类企业直接受益
- 全球首家!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AI芯片需求引爆指数级增长
- 5连板PCB大牛股业绩预告“炸场”,扣非净利润同比预增4700%-6300%
- 智元机器人收购上市公司,业务协同效应或显现!深挖人形机器人机遇
- 多元金融板块引领A股大潮崛起,金融创新助推市场新活力,机构扎堆布局抢滩!
- 人形机器人突破新里程!我国市场规模有望六年暴增至近400亿,领军企业强势布局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