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级债基的产品中,有一类产品大部分的仓位是投资于转债的,在名称上也会包含“可转债”、“转债”字眼。这种类型的可转债基金的数量是34只,占到所有二级债基的10%左右。
据好买基金研报中统计,可转债基金规模从2015年到2019年也有变化,2015-2018年基本上规模是在50亿附近,最低是2017年的37亿,但是到了2019年,整个可转债基金的规模接近150亿水平。这一方面是得益于权益市场的上行,所有二级债基的收益有所表现,大家对于二级债基的需求也有提升,另一方面是转债市场本身发行交易都比较活跃,也带了可转债基金一些投资机会。
可转债发行从2010年开始,在2017年之前发行规模都是起起伏伏,每年在0-500亿左右的发行额,从2017年起发行规模开始增长,并且在2019年实现了大幅扩容,目前存量规模超4000亿。从存量转债的行业分布来看,最大的仍然是银行板块,有1500亿规模,但基本上所有行业均有覆盖,打开了转债优选的空间。
以下是二级债基中所有可转债基金的情况。汇添富可转债基金和长信可转债基金成立时间比较久,分别是从2011年和2012年开始成立的,目前规模也相对较大一些,分别是24.22亿和34.36亿,其中长信可转债的收益率最高,达到了14%,因为其在2014年有超过90%的收益,所以拉高了年化收益率的水平。中欧可转债基金经理刘波,是以前长信可转债的基金经理,经验丰富,虽然是2017年底才成立的基金,但规模也接近20亿,年化收益率超过10%,最大回撤也只有10%,相对表现也比较好。
债市收益水平持续走低。自2018年初以来,本轮债市行情已持续超过2年时间,利率债和中高等级信用债到期收益率水平持续下行,以10年国开为例,下行幅度已达200BP左右。纯债型基金要获得5%以上回报,难度越来越大。同时,债市信用风险频发,信用挖掘难度上升,信用下沉面临的投资风险加大。
权益类资产估值不高,当前权益类资产整体估值水平仍处于历史中位数水平以下,尤其经过此次疫情的冲击后,估值吸引力上升,权益类资产面临一次良好的配置机会。随着疫情的淡出、经济逐步企稳,权益市场有望为投资者带来不错的收益。
二级债基表现可期。逆周期调节政策更加灵活,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继续发力,经济度过疫情特殊时期后有望回升。利率仍有下行空间,但债市信用风险仍然较大,杠杆套息空间有限,贸然加久期存在收益率上行风险。相对而言,转债和权益增强是更合适的选择,债券型产品中,有转债、权益暴露的二级债基更值得期待。
关键词阅读:可转债基金




- 机器人,这一方向或有预期差!
-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研制成功
- 阿里启动近千人招聘,涉及夸克、AI眼镜等C端业务
- 国家数据局将推10多项数据要素政策,相关龙头企业有受益
- 发改委编制“十五五”海洋经济规划,深海科技潜力巨大
- 3700点得而复失,券商板块盘中巨震!未来金融股还有哪些机遇?
- 重磅!国家部署"十五五"海洋经济规划,多项利好政策加码,海洋经济迎来黄金发展期!
- 重磅!全国首台国产商业电子束光刻机突破性问世,精度比肩国际,产业链或将全面腾飞!
- 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今日北京开幕,500台机器人将展开538个比赛项目竞技对决
- “AI+医疗”政策再添猛火!浙江十部门联合发文,多模态医疗大模型加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