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亿公募市场风起云涌,私募们当然也要趁热打铁,坐上权益大时代的“班车”。
金融界了解到,近期私募们正在紧锣密鼓的发行新产品。年内中基协备案的产品就多达百只以上。
“良心基金经理”杨东的宁泉资产的私募产品据悉卖了100亿规模;老牌私募淡水泉一度疯狂备案,多达20余只基金产品;
去年私募股票策略的冠军私募石锋资产发行产品也遭投资者猛抢购。
果然,开门红不只是公募基金领域的独特玩法。业内人士称,百亿级别的私募竞争也非常激烈,一般而言,就是这个时候大家都在“抢”投资者手中的资金。
私募也“造神”
和公募一样,私募也有神话。
格上研究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底,百亿私募数量共计63家,较去年年底的存量(31家)直接翻倍。
去年百亿私募也不负众望,获得业绩大丰收。百亿私募股票型基金(含量化股票多头)的平均收益达48.81%,高于股市大盘表现(沪深300上涨27.21%,万得全A指数上涨25.62%),前三甲业绩更是超过100%。其中,股票策略中,2020年石锋资产获得百亿私募业绩排名榜首;量化策略则是灵均投资、幻方量化和明汯投资的多头产品涨幅不菲,均超过了50%;
有了赚钱效应,投资者才愿意蜂拥而至。
中基协披露,证券类私募基金一共有3.74万亿,其中百亿机构及以上就管理着1.5万亿,占证券类私募规模的比例从2019年底的32.38%提升至40%,头部效应进一步提升,强者恒强特性凸显。
格上研究的数据同样表明,千亿规模的私募机构,比如景林、高毅、明汯等头部私募吸金明显更强。
券商私募代销创新高
当然再牛的产品也离不开渠道的力量。
易方达冯波千亿申购就证明了渠道的力量,而私募显然也非常倚重券商这一支持。金融界《基金天眼》了解到,在券商发力财富管理的背景下,私募业务已成为券商们的兵家必争之地,而且随着私募向头部的靠拢,券商私募代销业务也更加注重规模,更加注重头部的力量,也更希望在权益大时代分得一杯羹。
监管也在促成这一趋势。
消息称,证监会在之前修订的券商分类监管规定:“证券公司上一年度投资咨询业务收入位于行业前10名、前20名的,分别加1分、0.5分;或者代销金融产品业务收入位于行业前10名、前20名的,分别加1分、0.5分,前述两项按孰高分值加分。” 这种财富管理指标的新设,体现了监管引导行业财富管理转型的思路。
此前有媒体曝光,2020年中信证券年内代销规模近800亿元,银河证券超过300亿元,均属于历史新高。
私募机构对于代销券商的选择也是“龙头为主”。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对私募而言,刚需是产品的募资,而托管是附加业务,私募产品如果由某家券商做销售,那么也一定会让他们做托管。所以私募主要看中的券商的代销能力,没有销售能力的券商做托管就很累。”
金融界查询年内备案私募的券商,宁泉资产都交给了兴业证券托管,淡水泉、千合资本的私募产品则交给了中信证券。
跟着私募抄作业
有私募机构人士称,自2019年以来,私募与渠道的关系已经有了质的改变。
以前私募求着渠道发产品,而目前市场变成了私募主导型,渠道对优质私募的优质产品都比较认可,有券商更是表达了对于私募优中选优、百里挑一的策略。
而且二级市场上,也有了高毅冯柳概念股,淡水泉概念股等,可以看出权益市场上外围对于优质私募的影响力,而被这些私募们调研过的上市公司也往往会获得外围资金的关注。
但斌、林园等私募大佬们的发言也影响着外界对于板块走势的预判。
可以说,在权益大年,私募证券基金们在经历了去年万亿的管理规模增量后,更加走向了成熟。
业内人士看好2021年私募的发展,在他们看来,一方面,动辄千亿的申购可以明显感受到市场不缺资金;二是,投资者长期理念正在贯彻,优秀私募管理人的涌现,也验证了是时候让私募变得不那么小众了。
关键词阅读:石锋资产,私募圈




- 【热点题材】新疆交建:新疆概念火热中的明星股,技术指标全解析,机会与风险共存!
- 【热点题材】政策红利、重大项目推动新疆概念持续火热,龙头企业新疆交建技术面深度分析
- 北京推具身智能机器人十条政策,硬核助力产业加速占领高地
- 华为将发布AI推理突破性成果,国产算力生态关键环节再获升级
- 闪迪联手SK海力士推进HBF高带宽闪存标准化,2026年推首款样品
- 北京取消五环外限购,板块或再次进入政策刺激行情
- 雅下水电概念股拉升,雅江集团供电项目开标!多家公司积极布局超级水电工程
- 7月物价呈现积极变化,关注PPI的回升趋势
- 英伟达将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展示物理AI成果,一批工业巨头正在合作
- AI驱动下的先进封装发展供需对接会将召开,机构称其是国产算力发展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