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抛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网站昨日消息,将于近期分批投放铜、铝、锌等国家储备。投放面向有色金属加工制造企业,实行公开竞价。有机构分析,抛储主要是为缓解云南及内蒙古冶炼厂减产带来的影响,抛售对去库存有影响,但影响不大。在“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和光伏产业将是两大需求增量方向。
“近日抛储的消息对市场来说更像是靴子落地,对商品价格影响相对较小,部分品种反而有所上涨。 ”据建信基金分析,5月大宗商品价格短时间内大幅度上涨,一方面或引发非理性的跟风囤货炒作等恶性行为;另一方面挤压了中下游行业利润,为经济恢复增添了不确定性因素。5月中旬以来监管层陆续发声出手调控,为大宗商品热潮降温,此前市场可能对相应的政策出台已有所预期,包括纠正碳中和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冒进做法、适当增加短缺商品品种的供应、扩大短缺商品品种的进口以及抛出国家储备等。在强监管的导向下,大宗商品,尤其是黑色系商品价格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调。
从紫金矿业披露的调研纪要中看到,新能源产业升级给铜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对铜的需求将出现重大的增量。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必将减少石化能源的消耗,增加新能源的使用。新能源的生产、使用、存储和传输都需要用到铜,这将大大提高对铜的需求。
华创证券研报中提到,抛储主要是为缓解云南及内蒙古冶炼厂减产带来的影响,抛售对去库存有影响,但影响不大。中短期来看,宏观流动性依旧是主导价格的核心因素。
对后续商品价格和通胀的判断,建信基金称,考虑到国内经济修复动能趋缓和对价格的强监管,本轮PPI通胀同比的高点已经在5月确立,PPI环比高点有望在6-7月出现。但是本轮商品通胀由海外疫情导致的供需错配以及国内碳中和政策下供给侧收紧双重原因导致,后续年内商品价格或仍将会维持在高位,未来一个季度PPI同比或维持在7%以上水平,到四季度才有望出现明显的回落。对资本市场来说,一方面需要关注未来1-2个季度原材料价格高位仍会对企业利润形成压力,另一方面,利率或将维持在当前位置震荡,上行和下行空间都有限,需要四季度等待经济和通胀数据进一步指引。
关键词阅读:抛储





- 重磅!飞行汽车产业迎来里程碑时刻 小鹏汇天获25亿融资 量产工厂年内竣工!
- 跨区电力交易机制落地,电网设备需求释放成长新空间
- 机器人双龙头催化事件持续,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活跃度上行
- “反内卷”预期之下,碳酸锂期货大涨5%,关注低成本的龙头企业
- 煤炭行业从“量价双杀”转向“优质产能溢价” ,打开板块估值修复空间
- 人形机器人大事件!智元、宇树中标亿元大单,行业加速推进规模化生产
- 263篇研报+38场路演!机构热捧“反内卷”,结构性牛市可期?
- 中核集团宣布重大突破,“第一桶铀”成功生产下线
- 多地持续推进产业落地,Robotaxi行业正加速从技术验证迈向商业化落地阶段
- 全球央行持续增持黄金储备,多重利好助推黄金板块迎来重大投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