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银行的最新调查显示,市场面临着一种特殊的异常现象:在一系列风险面前,基金经理和投资者们对全球经济增长和股票收益的不安感与日俱增,但他们拒绝放弃配置股票。
以Michael Hartnett为首的美国银行策略分析师们周二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对基金经理们进行的调查显示,他们认为资产价格与基本面之间的脱节正在加剧。””另一方面,增长预期表明,股票配置比例应该下降,但风险承受能力表明,购买股票型基金的投资者们正在忽视宏观因素。”
根据该行9月3日至9月9日进行的调查,9月全球经济增长和利润增长的预期跌至一年多以来的最低水平。然而,投资者们对股票的配置比例仅小幅下降,净增持比例依然高达50%,风险承受能力高于正常水平的投资者比例上升至9%。美银表示,美国国债仍不受投资者欢迎,净减持比例高达69%。
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美国银行策略分析师们表示,对于宏观经济层面的乐观情绪下降对股市来说其实是个好消息,因为这意味着低利率将持续更长的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在投资者们对债券普遍缺乏兴趣的情况下,股票市场出现TINA 现象(除了买入,别无选择)。
虽然84%的受访基金经理预计美联储将在年底前发出缩债的信号,但首次加息时间的预期已从2022年11月推迟到2023年2月。
尽管许多大型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们仍在继续买入股票,但投资者风险情绪自9月以来一直在降温,刺激政策逐渐退出、经济增长放缓、新冠疫情卷土重来等因素一直在影响着人们的情绪。
尽管如此,美国银行的调查显示,为防范未来三个月股市大幅下跌而采取对冲策略的投资者比例为自2018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另有67%的受访基金经理认为当前的市场流动性是积极的,这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以来的最高水平。
其他调查重点包括:
美国银行的调查包括232名参与者,全球资产管理规模约为8,070亿美元
做多美国科技股是最拥挤的交易赛道,占比40%,其次是做多ESG概念,占20%。
与8月相比,9月投资者转向日本股市、必选消费、工业、材料、医疗保健股,而可选消费、新兴市场持股比例则有所减少。
大多数投资者(69%)认为通胀是暂时的,28%认为通胀是永久性的;调查显示,人们对滞胀的担忧与日俱增。
调查显示,参与者们认为通胀是市场面临的最大尾部风险,其次是缩债恐慌和德尔塔变异病毒。
美国股票配置比重较8月份下降1个百分点,至增持10%;欧元区股票配置比重上升2个百分点,至增持38%;新兴市场股票配置比重下降5个百分点,至减持2%
对英国股票的配置减少了2个百分点,至减持4%;对日本股票的配置增加了11个百分点,至减持1%。
关键词阅读:美银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