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易提示
1.国庆长假将至,不少机构认为,节前场内活跃资金或将趋于观望,结构性扰动因素仍存,但市场并无系统性风险。展望四季度行情,在风格再平衡背景下,大盘价值与权重股或将带动新投资机会出现。中信证券建议,继续把握风格切换,淡化短期博弈,强化价值配置,布局价值板块中高景气的消费和医药的细分领域,并精选制造和科技板块中三季报有望超预期的机械、军工、半导体、锂电。
2.北交所进行第一次全网测试,模拟一个完整交易日,包括盘前集合竞价、开盘后连续竞价、收盘后集合竞价等。此次主要测试各市场参与主体对北交所开市技术准备情况,测试环境下不少券商对APP进行改造,新增“北证交易专区”。北交所副总经理李永春透露,截至目前,北交所法人主体已注册成立,董事、高管已到位。投资者适当性规则已发布实施,公开发行、上市、交易等基本业务规则已公开征求意见,其他配套规则已准备就绪,将随基本业务规则同步发布。
3.上周北向资金持股量环比增加共有12个行业,国防军工、房地产、食品饮料增幅居前。长线来看,公用事业行业北上资金持股数已连续增长11周。个股方面,北上资金当周增持风格切换至绿色电力板块,包括金风科技、朗新科技等在内。
4.一度仍被视为小众品种的可转债已经不知不觉走出了近三年牛市,截止9月26日,中证转债指数今年以来上涨12.45%,不仅跑赢上证50、沪深300、创业板指、科创50等主要股指,更是大幅跑赢了中证偏股型基金超10个百分点。
5.全市场108只可转债基金(不同份额分开计算)今年以来的平均收益超过10%,包括广发可转债、华商可转债在内,多达15只可转债基金年内收益超过20%,赚钱效应可观。
6.首批科创50ETF总规模409亿。截至2021年9月26日,首批科创50ETF成立接近一周年,四只产品总规模为408.71亿元,相比产品发行总规模出现了翻倍式增长。其中,华夏、易方达基金旗下产品最新规模分别为216.83亿元、111.49亿元,诞生了两只百亿基金。除了上述四家公司外,目前国联安、广发基金也发行了科创50ETF产品,6只科创50ETF总规模已经达到430.75亿元。业内人士表示,指数基金在科创板市场发挥了“稳定器”作用,首批科创50ETF推出后,科创板市场增加了核心配置力量,对于优化投资者结构和抬升市场活跃度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7.今年基金参与定增同比增长193%。Wind数据显示,根据已发布的基金公告,截至9月26日,今年以来已有662只公募基金产品(剔除同一只基金不同份额),参与了149家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合计投入成本总额406亿元;账面总价值达到46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3%左右。其中,参与定增较多的包括财通、诺德、华夏、兴证全球、国泰、广发、富国等基金公司旗下产品。公募基金表示,定增市场存在不少优质成长标的,通过定增方式参与可以获得更高的安全边际,所以愿意积极参与。但今年震荡的市场环境对于定增项目的筛选要求提高,更关注所处行业景气度、估值水平等。
8.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26日,9月新成立的基金已达196只,募集资金1962.99亿元。若将时间周期拉长到全年,今年以来新成立基金数量已有1694只,募集资金规模达2.34万亿元,并在快速增加中。
9.中国基金业协会正在发起“一司一省一高校”投资者教育活动,来自公募基金、券商、银行等十余家机构积极参与,主要向三四线城市居民、高校学生等中小投资者普及正确理财知识,传播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等正确理念,宣传法律合规意识,为践行公募基金行业普惠金融使命、促进社会共同富裕发挥更大作用。
二、公募基金高管变更(截止9月26日)
招商基金日前发布公告称,因工作安排,党委书记兼董事长王小青离任公司总经理,代任公司总经理。而招商基金新任总经理或预计年底公布。除了招商基金的高管变更外,近期还有多家公募的董事长、总经理等高管发生更换。据金融界网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308位基金高级管理人员变更,涉及百家基金公司,其中涉及董事长、总经理职务的分别达57人、87人。
关键词阅读:科创50ETF





- 今日十大热股:中美贸易传来利好,PCB人气爆棚中京电子翻倍,4000亿巨头罕见涨停,8天6板妖股提示风险
- 亚洲最大卫星制造基地“强磁场”效应初显,带动5000亿元产值
- 是供给侧收缩+AI需求共振,存储芯片大幅涨价,量价齐升或将持续到2026年
- 国际巨头持续提价,POE国产替代市场空间巨大
- 公安部等部门出手,加速商用密码领域建设进程
- AI基础设施建设提速,PCB产业链高景气度延续释放
- 覆铜板行业兼具周期性和成长性,AI高景气带来新机遇
- 我国首个海水漂浮式光伏项目建成投用
- 大幅提升能量密度的解决方案,硅基负极已经开始批量应用
- 脑再生科技暴涨122%,盘中多次熔断!国家药监局:配合相关部门出台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产品支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