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早班车|北交所首批精选层新股今日申购,今年公募自购同比大增33.17%
一、交易提示
1.国庆假期外盘市场剧烈震荡,美股、港股先抑后扬走出“V”型走势,港股市场在内地假期最后一日上演大爆发,恒生指数创逾2个月最大涨幅,恒生科技指数涨超5%。A股今日将迎来国庆长假后首个交易日,券商乐观预期四季度行情。中信证券认为,预计10月基本面预期和相对估值均处低位的价值崛起,四季度行情启动,基本面预期和相对估值均处低位的板块配置价值更高。
2.北交所设立后新三板精选层首批新股今日申购,分别为广脉科技、海希通讯、恒合股份、广咨国际、锦好医疗。另外,10月11日还有3只精选层新股发行,分别为汉鑫科技、禾昌聚合和广道高新。在本批8只精选层新股中,发行价最高的是海希通讯,为21.88元/股;发行价最低的是广脉科技,为5.8元/股。
3.基金公司自购近38亿,这五家出手最“豪”。截至9月30日,今年以来公募基金自购规模高达37.78亿元,同比大增33.17%。其中,股票型基金规模达10.19亿元,混合型基金规模达12.12亿元,两者合计占比近60%。此外,债券基金自购规模达10.25亿元。从基金公司来看,今年以来,共有82家基金公司申购自家基金累计达301次。其中,自购最频繁的是天弘基金,累计自购了41次,此外,国泰、华夏、华宝、创金合信、嘉实、西藏东财基金等6家公司自购次数均在10次以上。从自购规模来看,82家基金公司中有10家公司自购规模在1亿元以上。其中,自购规模位居第一的是建信基金,年内自购金额达3.1亿元,自购规模在2亿以上的有国泰、天弘、南方、工银瑞信等4家基金公司。
4.新基金托管“成绩单”:今年前三季度,新基金发行1387只,发行总份额2.35万亿,刷新同期历史新高。在新基金大卖2.35万亿的市场中,招商银行蝉联新基金托管规模冠军,前三季度托管新基金首募规模接近3200亿元。兴业银行、工商银行则取代去年的浦发银行和建行,跻身新发基金托管规模前三强,更有11家托管人新托管基金首募规模超过1000亿元关口。
5.股市巨震稳健类投资需求激增,“固收+”基金数量突破1000只。截至10月6日,“固收+”基金目前共计1003只(份额合并计算),超过了1000只大关。其中,偏债混合型基金数量593只,二级债基410只。除此外,处于发行期的“固收+”新基金还有27只,两项合计“固收+”基金数量已达到1030只。在2018年资管新规、银行理财产品开启净值化转型后,市场对稳健类理财的需求增长,“固收+”基金也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截至2021年6月末,“固收+”基金数量已达826只,市场规模接近1.3万亿元,是资管新规实施当年规模的6.3倍,该类产品也进入发展速度最快的阶段。
6.前三季度基金分红逼近2000亿,权益基金占比近半。持续震荡的市场并未阻挡公募基金的分红热情,今年以来多家基金公司积极分红,助推前三季度分红金额创历史同期新高。Wind数据显示,以红利发放日统计,截至9月30日,2021年以来合计2920只基金(不同份额分开统计)实施分红,分红总规模为1983.61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分红规模1366.80亿元增长45.13%,同时已经超过2020年全年1977.07亿元的基金分红总额。值得注意的是,与历史同期相比,今年以来权益基金分红总规模占比大幅上升,而债券基金则不再占据主力地位。去年前三季度,债券基金分红金额为872.64亿元,在全部基金分红规模中占比63.84%。
二、2021年1~9月各类型基金收益TOP10
三、今年以来基金公司高管月度数据变动
四、新发基金一览(10月8日-10月15日)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