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去年乃至今年一季度的低迷,港股市场在疫情好转和政策利好等积极因素加持下明显回暖,市场风险偏好逐渐回升。代表先进成长方向的港股科技股大幅反弹,以港股科技ETF(513020)为例,自今年3月15日的阶段性低点以来,三个多月时间反弹力度近40%。
Wind数据显示,在港股走强之际,南下资金也不断加码流入。5月份南下资金净买入398.55亿元,6月份至今南下资金也已经净买入超过300亿元。与此同时,港股科技类ETF基金也再次受到投资者关注,规模和成交量稳步提升。
目前市场上投向香港市场科技主题的ETF有18只,涉及跟踪指数共有4个。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这4只指数在3月下旬以来港股的这波反弹中均有不错的涨幅。4月底政治局会议强调“稳增长”,A股迎来强势反弹,受益于国内市场环境的持续改善,港股科技指数也进一步走强,前述港股科技ETF(513020)跟踪的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CNY)这期间涨幅26.95%,在4只指数中居首。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6.23
具体来看,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CNY)主要投向港股市场上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中的龙头公司,覆盖医药、新能源车、芯片、互联网等多个行业板块。其中,新能源车和医药两大权重行业分别占比22.12%、25.56%,在4个指数中占比最高,也在本轮行情中为指数贡献了较多涨幅。得益于此,跟踪该指数的港股科技ETF(513020)二级市场表现亮眼,自低点以来涨幅近40%。(数据区间2022.3.16-2022.6.23)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6.23
来源:Wind,时间区间:2022/3/16-6/24
站在当前节点来看,新能源车和医药这两大板块还有望继续驱动港股科技指数行情。汽车方面,下半年,随着供给端的复工复产、原材料价格上涨趋缓、缺芯缓解、新车型上市,以及需求端的购置税催化、新能源车下乡等政策,供需两端都逐步向好,汽车销量有望明显改善。
医药方面,整体行业的估值已处于底部区间,尤其是香港上市的医药企业估值具有足够的吸引力。长期来看,创新驱动下,进口替代和国际化依然是国内医药行业长期发展趋势。并且,人口老龄化+消费升级的长期逻辑也依然存在。除此之外,港股科技中的芯片、互联网等板块也都是国家非常重视并且持续投入的领域,中长期投资价值显著。
中信证券认为,由于港股离岸市场的属性,春节后的地缘政治冲突、海外货币紧缩放大了对国内产业监管、地产信用风险、局部疫情以及中概退市法案等事件的担忧,造成港股大幅调整。展望下半年,前期压制港股表现的外部风险因素已逐渐消退,并且在内部稳增长政策支持下,基本面触底反弹趋势已现。
注:市场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指数/基金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关键词阅读:港股





- “牛市旗手”业绩炸裂!国联民生、华西证券预增超10倍,“目前的市场环境和氛围有一些2014年底的影子”
- 培育打造一批品牌,促进家政等服务消费提质升级
- 京东进军短剧市场,行业高景气下海外短剧及AI短剧等细分方向发展望超预期
- 北方稀土中报预增逾20倍,机构:国内稀土磁材企业有望迎来业绩、估值双击
-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即将启幕,全球AI治理合作路径加快推进
- 不止是硅片硅料!光伏组件含税含运均价也迎来上调
- 国家邮政局“反内卷” ,完善制度规则、推动邮政快递健康发展
- 批量公司预告中期业绩,6家公司业绩增速或超10倍!这些板块业绩有望快速增长
- 比特币继续刷新历史新高!美股比特矿业暴涨155.69%,上海国资委围绕加密货币与稳定币开展学习
- 比亚迪推L4级智能泊车保障,自动驾驶商业化再迈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