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三季度恒瑞医药进入中欧医疗健康前十大重仓股以来,葛兰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加仓该股票。
进入二季度,顶流基金经理葛兰再度加仓恒瑞医药近310万股,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自2022年三季度恒瑞医药进入中欧医疗健康前十大重仓股以来,葛兰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加仓该股票。2023年一季度末,恒瑞医药位列中欧医疗健康第六大重仓股。
业内人士认为,2022年10月份以来的行业反弹,可看做医药生物行业本轮调整的末端和新周期起点的更替阶段。目前来看,医药生物行业处于2010年1月以来的估值低点,行业反弹有望持续。
葛兰再度加仓恒瑞医药
5月18日,恒瑞医药因回购股份事项披露了前十大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公告显示,截至2023年5月15日,由葛兰掌舵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位居恒瑞医药第八大流通股东。中欧医疗健康持股数量达7165.82万股,占总股本1.12%。
来源:恒瑞医药公告
基金一季报显示,2023年一季度末,恒瑞医药位列中欧医疗健康第六大重仓股,持股数量6855.96万股。也就是说,二季度至今,葛兰已经加仓恒瑞医药309.86万股。
记者梳理发现,自2022年三季度恒瑞医药进入中欧医疗健康前十大重仓股,葛兰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加仓该股票。2022年中报显示,按股票市值排列,恒瑞医药仅位列中欧医疗健康第18位,中欧医疗健康的持股数量3056.23万股,持仓市值约11.34亿元。到2022年三季度末,恒瑞医药已经位列中欧医疗健康第八大重仓股。
截至一季度末,中欧医疗健康管理规模594.87亿元,位列市场主动权益类基金第一名。该基金在一季度重仓持有爱尔眼科、药明康德、迈瑞医疗、泰格医药、同仁堂、恒瑞医药、康龙化成、片仔癀、华东医药、凯莱英。
恒瑞医药方面,自2022年5月底,股价开始震荡上行。5月19日,恒瑞医药股价报收49.13元/股,当日股价上涨2.31%。
2022年,恒瑞医药实现营业收入 212.75 亿元,同比下降17.87%;归母净利润39.06 亿元,同比下降13.77%;扣非归母净利润 34.10 亿元,同比下降18.83%。
2023年一季度,恒瑞医药迎来业绩拐点,实现营业收入54.92亿元,同比上升0.25%;归母净利润12.39亿元,同比上升0.17%;归母扣非净利润12.2亿元,同比上升3.4%,业绩恢复正增长。
行业反弹有望持续
那么,医药生物行业经过长时间回调后,是否会迎来持续的反弹?
上海证券研报指出,从时间和空间上来看,医药生物行业估值再平衡过程持续22个月(从2021年7月1日至今,区间最大跌幅达到40%),2022年10月份以来的行业反弹可看做本轮调整的末端和新周期起点的更替阶段。截至2023年5月5日,A股申万医药生物行业中位估值PE27.13倍(TTM),处于2010年1月以来的估值最低点,行业反弹有望持续。
从细分赛道上看,上海证券重点关注方向包括:中医药主赛道(国家政策扶持十分明确,年内还可预期基药目录扩容);医疗器械出口(影像设备、耗材、IVD等);CXO行业(尤其是估值大幅下降,以及股东减持等潜在的利空逐步释放掉之后);消费反弹:医美、家用医疗器械、医疗服务;中国创新:创新药械、新型疫苗;国企改革(中特估、混改等)。
开源证券研报指出,2023年是疫后复苏的第一年,也是“十四五”医药产业规划的攻坚年、政策加速落地年。伴随着一季度医药板块业绩稳健增长,消费复苏、创新升级、器械政策红利与国产替代三个行情有望持续演绎。
展望2023下半年,开源证券医药团队认为要继续在中药、创新、消费赛道中寻找阿尔法。以低估值为前提,继续看好国企改革背景下以中药为主的相关标的,这类国企标的从业绩面来看,具有品牌力、产品力强,历史收入利润增速平缓稳定,费用端具备优化空间的特征,利润率有望提升;医疗服务中业绩弹性较大的辅助生殖、体检、口腔、眼科、康复赛道;器械中需求刚性,且具有集采后产品放量、或者常规业务快速恢复、或者政策支持下医院加速采购的个股;创新药产业链。
关键词阅读:医药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