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日报网
近日,北京产权交易所披露了红塔红土基金30.2419%股权转让项目的公告,红塔红土基金股东北京市华远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市华远集团”)拟采取面议价格方式出售所持的全部股权。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末红塔红土基金就曾出现过股东对其股权挂牌转让的情况。
【基金看点】还发现,红塔红土基金在2022年业绩亏损超过5000万元,运营吃紧。人们不禁感叹,这家超过10年的基金公司怎么了?
先后遭大股东清仓减持
根据北京产权交易所挂出的公告显示,红塔红土基金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2012年5月10日核准,公募专户资格同时获批,并于2012年6月12日在深圳市正式注册成立,是中国内地第72家基金管理公司。其总部位于深圳,注册资本为4.96亿元人民币,由3家股东单位出资设立,其中,红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出资比例为59.2742%,北京市华远集团出资比例为30.2419%,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出资比例为10.4839%。
此次股权转让,是第二大股东的“清仓减持”,坚守11年最终还是下定决心果断抛售。该公告披露起止日为2023年5月15日至2024年5月6日。
【基金看点】注意到,早在2022年12月,红塔红土基金也出现过股权挂牌转让,公开信息显示,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持有的红塔红土基金10.4839%股权在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转让,挂牌金额为1.28亿元。不过,该项股权转让项目已于2023年1月13日挂牌期满,且转让暂无公开结果。
也就是说,仅仅半年时间,红塔红土基金的两大股东,全部出现了清仓减持的意愿。如果此次北京市华远集团股权转让成功,则对红塔红土基金是一次较大冲击。股权转让落地也就意味着公司股东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公司的经营决策和管理层组成;还会导致公司业务结构发生变化,需要进行业务调整和优化。
从11年前的风生水起,到如今的形同“鸡肋”,红塔红土基金缘何走到了这一步?公募基金股东股权转让或可能与公募经营、业绩一般,相关股东对公募基金的未来表现缺乏信心有关;也可能存在股东方因为自身问题需要变现而转让的情况。
红塔红土基金的股权转让到底属于哪种情况呢?
管理规模、业绩与运营出现三降
作为成立11年的公募基金公司,红塔红土基金似乎一直未能融进公募基金赛道,其非货基管理规模仍较低,管理业绩也差强人意。
【基金看点】查询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红塔红土基金管理的所有类型公募基金资产净值规模为54.72亿元,在全市场管理规模可统计的153家公募基金管理人中排名第128位。其非货基规模仅为40.24亿元,在公募基金管理人中排名第131位。
实际上,红塔红土基金自2022年以来出现了管理规模上的持续萎缩。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红塔红土基金2021年年底管理资产规模为92.87亿元,2022年一季度末则降至69.36亿元,2022年12月底又降至58.08亿元,截至2023年4月7日,该基金公司管理规模仅56.72亿元。
对于上述情况,出资比例高达59.2742%的红塔证券曾在2022年年报里表示,受公司产品策略调整和生命周期迭代影响,红塔红土基金管理规模下降。2022年红塔红土基金新发公募基金3只,募集规模7.26亿元,截至2022年末,红塔红土基金管理公募基金18只,管理规模为58.58亿元,较年初减少36.92%。此外,红塔红土基金2022年运营业绩也差强人意,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665.98万元,同比下降78.23%;实现净利润亏损5039.6万元,较2021年同期由盈转亏;经营性现金流量为-37682.52万元,与2021年的9631.34万元相比已天渊之别。
基金公司管理规模下降和运营亏损,最根本原因还是其管理业绩的低迷,红塔红土基金也不例外。
来自天天基金网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17日,红塔红土基金旗下的4只股票型基金(合计规模仅0.55亿元)近6月平均回报率为-13.92%,远远低于同类平均-0.49%的平均业绩,更是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3.71%的涨幅;17只混合型基金(合计规模为6.70亿元)近1年平均回报率为-3.72%,同样跑输同期同类-1.98%的平均业绩。
红塔红土基金的出路在哪里?大股东不再给它机会,基金持有者又该作何选择?
关键词阅读:红塔红土





- 全球央行持续增持黄金储备,多重利好助推黄金板块迎来重大投资机遇!
- 重磅利好再袭,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超亿元订单激发万亿级市场潜力!
- A股再迎重磅利好!财政部新规撬动万亿险资入市,高股息资产成“香饽饽”!银行股年内9次被举牌
- 国产减重新药在深圳开出首张处方,适合传统方法无效的顽固性肥胖患者
- 第五届RISC-V中国峰会即将召开,国产开源芯片生态加速成型
- “反内卷”,刷屏!过去一周券商发布176篇主题研报、召开79场主题路演
- 线下市场销售额增长超800%!东北地区空调需求爆棚,新轮国补资金将陆续到位有望接力刺激国内需求释放
- 三星正建苹果折叠屏专用产线,设备更换等工作已于去年下半年启动
- 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亮相,高温超导材料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已批复2220亿!最高或增加3.15万亿资金,险资调研超8000次积极“布局”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