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债基金VS中长纯债基金,选哪个更好?投资者挑选短债基金时应该关注哪些核心要素?

同为纯债基金,短债基金跟中长期纯债基金有什么区别?我们选哪个更好?

债券基金是公募基金中风险和收益都比较适中的产品,也是今年以来比较受投资欢迎的一种基金。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债券基金的规模已经超过了4.7万亿,超过了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仅次于货币基金。数据显示,今年前8月,在共计5051只债券型基金中,业绩上涨的共有4801只,占比95%,有7只债基涨幅超过10%,成为领涨品种。

基金定投为何要学会止盈?究竟该如何止盈?

不过,债券基金又分为好几种类型,本期《新基民入市百问百答》就短债基金和中长期纯债基金话题跟基民朋友进行交流。

同时,还就投资关心的以下热点话题,邀请永赢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经理助理、永赢迅利短债基金经理卢绮婷进行解答。

今年短债基金吸引力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短债基金还能买吗?

挑选短债基金时应该关注哪些核心要素?

短债基金和长期纯债基金的区别有哪些?

短债基金和长期纯债基金都属于纯债基金,它们的区别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

第一,投资范围。短债基金中的“短”,并不是产品本身的期限短,而是其投资对象的期限短。因为短债基金主要投资于较短期限的债券,一般在397天或更短的期限内到期的债券。长期纯债基金主要投资于中长期限的债券,期限通常在三至十年之间。不过,长期纯债基金的投资范围并不仅限于期限较长的债券,也可以是短期债券。

第二,风险和收益不同。风险来看,短债基金比长期纯债基金的风险要稍微小一些。因为短债基金投资的债券期限较短,债券违约的风险相对较小,而且债券利率波动对其影响相对较小。中长期纯债基金投资的债券期限较长,违约风险较大,对利率波动更为敏感,以致基金净值的波动幅度较大,因此风险也相对较高;从收益上看,短债基金主要投资的是短期债券,债券的利息相对较低,再加上债券的价格波动幅度较小,投资回报率也相对较低。长期纯债基金因为以中长期债券为主,利息较高,债券的价格波动较大,所以更有机会取得较高的收益。

第三,投资策略不同。短债基金以稳健的投资策略为主,注重债券的收益和保本性。中长期纯债基金会有更多的主动管理和投机性操作,以追求更高的回报。

讲到这里,也许会有投资人问:买哪个更好?

我们认为,这要结合个人投资目标、风险承受能力以及其他因素,来选择适合的基金类型。

如果个人对风险比较敏感,风险承受能力较低,希望获得比较稳定的投资回报,那么短债基金可能就更适合。

如果个人对风险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并且寻求更高的回报,长期纯债基金可能更适合。

同时,具体选择还需考虑投资时间、利率环境等因素。比如在利率上涨的时候,债券的价格就会下跌,此时长期纯债基金的收益反而有可能不如短债基金。

对于短债基金的特点和优势,以及适合什么样的投资需求?永赢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经理助理、永赢迅利短债基金经理卢绮婷补充道:“短债基金一般投资于剩余期限较短的债券,短久期债券价格受利率波动影响较小,因此短债基金相对中长期债券基金通常波动更小;同时得益于信用、套息、久期、骑乘等策略的灵活性,投资收益有一定吸引力,因此适合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低风险不等于没有风险,但短债基金因久期短,波动风险相对不大,可以通过适当拉长投资期限,通过积累票息来抵御短期估值波动,从而追求更好的投资回报与持有体验。”

那么,今年短债基金份额增幅明显,该类基金吸引力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卢绮婷:今年由于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央行通过降息刺激投资与消费需求以托底经济增长。在此背景下,可供居民选择的金融产品中,存款、保险等储蓄性质产品收益率普遍下调,居民寻求稳健的理财工具需求上升。短债基金凭借较好的风险收益性价比受到居民青睐。此外,去年债市调整后,今年以来债市表现较好,银行理财规模也随之逐步修复,同样追求稳健的理财资金申购流入也是短债基金份额增幅明显的主要原因。

对短债基金接下来的表现怎么看?

卢绮婷:三季度后由于市场对货币宽松与经济悲观的一致预期,短债收益率快速下行后维持低位徘徊,短债市场近期表现呈现疲态。7月末政治局会议定调用好政策组合拳稳定经济增长,8月份下旬起调降印花税、地产“认房不认贷”等政策逐步落地,债市调整。目前短债收益率水平有所回升,逐步回归至政策利率附近,短债基金因此性价比有所回升,关注价值显现。

投资者在挑选短债基金时应该关注哪些核心要素?

卢绮婷:短债基金因久期较短,收益上若要取得更好的表现,通常情况下会通过信用下沉实现,因此我认为投资者在挑选短债基金的时候要清楚认识到自己获取收益所承受的风险,要辩证地看待产品的“高收益”与“信用下沉风险”。投资者可以选择管理规模较大或者以债券投资见长的基金公司,这些基金公司在固定收益投资研究上的投入与能力往往更强,有利于帮助客户实现更加稳健的投资管理。

责任编辑:仇霞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