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国产应用值得期待!拥抱科创大时代,于善辉、赵云阳、赵易、万琼、杨振建最新观点
踏入四季度,如何把握后续市场形势及投资机遇成为许多投资人关心的话题。11月8日下午,博时基金在北京举办“把脉市场,科创中国”四季度投资分享沙龙,5位投研大咖分别就如何面对2023年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四季度宏观形势及投资策略如何看待发分享了他们的一线实战思考。
博时基金投资决策委员会专职委员于善辉在以《四季度宏观形势展望及新时代特征下的资产配置》为主题的分享中提到,四季度配置方向为“复苏预期+中特估高分红+产业趋势”三大主线。谈及今年市场火爆的ETF,于善辉表示,ETF作为高效的投资工具,是构成组合里面很重要的一类资产,“事实上,所有的资产都是为了配置。ETF组合本身有三点好处,一是指数beta收益充分,二是交易效率高,三是流动性相对更好。但是同样有劣势,过去一段时间,主动权益基金超额收益较少,但若主动权益类超额收益增多,ETF优势将减弱。这说明我们不能仅满足于现实的既有表现,需要展望未来,进行专业价值挖掘和价值发现”。
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投资总监赵云阳则重点介绍了科创100指数的投资价值,并分享了目前备受投资者青睐的博时基金旗下科创100指数ETF(588030)。公开资料显示,科创100指数ETF于今年9月正式上市,日前正式纳入两融标的,目前在同类标的ETF产品中规模领先、流动性好、投资者结构优质。作为科创板第二只宽基指数,是科创板的“新抓手”,与科创50指数共同构成了上证科创板规模指数系列,是重要的市场行情判断指标之一。
据赵云阳介绍,科创100中小市值规模特征显著,聚焦中小“硬科技”企业,80%公司市值在50-200亿之间;行业分布聚焦新兴产业、科技含量高,更加均衡。从长期投资价值角度,科创100指数研发投入强度高,2022年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超过10%,有望支撑未来业绩的高增长,有利于助力科创板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助力更多投资者分享我国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时代红利。综合科创100指数成分股的专利数量和质量等因素来看,科创100拥有质优量足的以技术为核心的知识产权,科技创新能力尤为突出。
目前,科创100指数中成分股公司有效的专利总数超6万件,包括发明公开审查中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和发明授权专利。专利数量和专利质量是衡量一家企业技术情况的直观指标之一。
展望2024年的科创投资机遇,博时基金权益投资四部基金经理赵易指出,AI应用从想象到落地,国产应用值得期待。在国内,从系统层到产品层,从芯片到软件,乃至整个生态,华为是拥有无可比拟的龙头厂商。目前新硬件投资方向在一级市场已经相当火热,尤其是自动驾驶领域。另外从产业趋势上来看,大模型在视觉领域也落地可期。
聊及“美国科技巨头持续成长的核心驱动力”话题,博时基金投资副总监兼基金经理万琼认为,美国科技巨头的驱动力是科技革新的结合,通过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软件开发和算力,这三类技术的结合,推出各种软硬件产品,彻底改变人们生活、工作、通信的方式。这些科技巨头在各个细分赛道上做得非常有自己的特点,核心驱动因素各有所长,今年以来人工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科技巨头都在其中有参与,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将人工智能真正落地到应用端。因此,科技巨头长期成长的关键因素还是这些公司能不能保持他们持续创新的企业文化,在任何时代能去把握技术革命所带来的新机遇。
那如何看待央国企资产的价值重估?博时基金经理杨振建表示,央企、国企板块正处于景气度持续提升的过程中,估值水平仍然偏低。具体来看,央企、国企领域中,电力板块占比较高。受制于市场化程度不足、承担社会责任所需的额外费用、业绩的不确定性,以电力为代表的能源行业被明显低估。展望未来,他认为,能源行业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型电力系统肩负着维护我国能源安全与绿色转型的重要责任,板块具有市值重估的可能。


- 消息称世卫组织计划首次正式推荐减肥药物治疗成人肥胖症,机构看好减肥药渗透率不断提升
- 法院终裁“苹果税”松动,开发者利润将大幅提升
- 美国即将开征高达100%半导体关税,自主可控再迎催化
- 存储芯片市场重构格局,DRAM领域迎来HBM技术领航新时代
- 华为鸿蒙PC即将亮相,产业链迎发展机遇
- 首次演示聚变能发电!BEST项目总装正式启动,我国可控核聚变进入新阶段
- 业绩拐点出现!上市公司一季度大赚近1.5万亿元,这些个股业绩飙升
- 重磅!华为鸿蒙PC版即将开售,开发者大会定档六月,概念股掀涨停潮,产业链迎来新机遇!
- 五一“登山神器”需求爆发,外骨骼机器人受关注
- 暴涨超210%!海外稀土价格大涨,中国限制出口后抢单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