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钱袋子” 守护夕阳红 老年人该如何防范养老诈骗?
在工作压力大的时候,幻想一个有钱有闲的高质量退休生活,大概是每个打工人都曾有过的愿望。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如何为自己的退休生活多一份准备,给自己一个更有底气的退休生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个人养老基金产品。
2022年11月,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落地实施,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事关个人养老规划、税收优惠,不仅临近退休的人群非常关心,中青年人也需要了解养老政策和相关知识,为自己的晚年早做储备。为了解答大众关于养老的一系列疑问,金融界特联合易方达基金推出专题栏目,普及养老相关知识。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退休生活幸福美好,然而王大爷近期却遇到了这样一件事,王大爷退休后独自生活,每天在小区里和邻居们下棋打发时间。最近,偶尔会碰到一些年轻人给他们发传单,宣传某高端养老机构,还会经常给他们讲一些养生保健知识,组织参观正在建造的养老机构,承诺如果现在缴费的话,可享受养老公寓入住优惠,还能获得预付费会员卡,本金可享受9%-13%的高利率。
存一笔钱,住养老院可以打折,赠送的会员卡的利息还这么高,王大爷越听越心动,便和几位邻居一同交了钱。一开始“利息”都能按时到账,后来该养老机构的负责人又联系王大爷,说他们准备就近先改装一家养老院,方便王大爷他们尽早入住,只需要额外追加一笔钱即可。王大爷一听,离家近还能早入住,赶紧把钱交了。可好景不长,王大爷发现突然收不到“利息”了,再也联系不上所谓的“养老机构”,这才发现上当受骗,辛辛苦苦攒的养老金都被不法分子卷走了。
养老诈骗,不法分子有什么惯用手段呢?
不法分子会打着“养老服务”、“养老投资项目”的旗号,对准辨识能力相对较弱的老年人群体,以“高额返利、回报”为诱饵,虚假宣传,诱导投资,骗取钱财。一开始不法分子还会给参与人发放所谓的“高额利息”,诱骗他们继续追加投入,但当非法集资金额越滚越大后,不法分子就会突然卷款跑路,导致参与人血本无归。
该如何防范?
遇到以所谓“零风险、高额回报”为宣传点的投资项目,要保持高度警惕,避免上当受骗。选择养老机构时,应查看相关证件,并按规定签订养老服务协议(合同),谨慎预付高额服务费用,不向个人账户缴纳资金。发现诈骗、非法集资线索,可通过12337智能化举报平台举报,或直接拨打110报警。
参考来源: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依法防治金融犯罪典型案例》
详情请看链接文章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