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书|中庚基金领读《超越巴菲特的伯克希尔:股神企业帝国的过去与未来》

未来,属于终身学习者

读书是世界上成本最低的一种投资方式,哪怕只是每天坚持阅读几页,长期下来也会得到不小的收获与回报。从这个角度来看,读书与基金投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相信长期的力量。基于此,金融界基金推出读书类栏目“悦读”,诚邀国内外学界、投资圈有影响力的大咖们分享好书,交流读书心得。

本期由中庚基金为您领读《超越巴菲特的伯克希尔:股神企业帝国的过去与未来》。

无论是专业投资者还是普通的投资者,对巴菲特这个名字一定不会陌生。但是,巴菲特背后的伯克希尔是否了解?这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自巴菲特1965年接手伯克希尔以来,历经近60年的发展,它又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全球最大的公司之一?……这本书就为读者解开了重重谜团。

初识伯克希尔

1956年,26岁的巴菲特在家乡奥马哈成立了投资公司——巴菲特合伙公司。他的投资哲学是寻找那些市场价格低于账面价值的公司,也就是大家广为流传的“捡烟蒂股”的投资机会。1965年,巴菲特收购了伯克希尔。在此之前,伯克希尔是一家新英格兰地区的纺织公司。

目前伯克希尔旗下共有425家运营子公司、75个业务部分、25家分支机构。除此之外,还有众多附属公司、合资企业。在形容伯克希尔的庞大及成绩时,作者在书中做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如果把伯克希尔比作一个国家,把它的营业收入比作国内生产总值,那么这家公司将跻身世界经济50强之列,可以与爱尔兰、科威特、新西兰相媲美;如果把伯克希尔比作一个州,它可以排在全美第30位;伯克希尔的子公司雇佣了超过30万人,相当于匹兹堡的人口总数。

如此庞大的企业,如何成功运作近60年?作者通过采访众多子公司高管、收集一手资料……最终发现当对每家子公司进行深度分析时,总共出现了9项共同的特质,这些特质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这些无形价值,经由管理者之手,转化为经济价值。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一个观点——“价值观的价值”(the value of values),这也是我看完本书后感受到的伯克希尔之所以成功的精髓所在,即伯克希尔的企业文化,它深刻影响着伯克希尔的过去与未来。

企业文化是伯克希尔的护城河

作者认为,即使是最简单的企业,企业文化也可能是一个谜,更何况是伯克希尔这样的庞大集团。很多人认为,伯克希尔的护城河是巴菲特。但作者经过大量研究后发现,企业文化是伯克希尔的护城河。在过去近60年,伯克希尔收购的一批形形色色全资子公司,都被一套独特的核心价值观聚集在一起,造就了一种与众不同的企业文化,这才是伯克希尔的护城河。

这一观点和中庚基金总经理孟辉的观点不谋而合。在公司创立早期,孟总就一直强调:企业文化是公司发展唯一的护城河,它将引领公司的每一个人坚守共同的价值观、携手前行。正如孟总所言,公司成立5年多以来,通过“开放、平等、透明”的企业文化,以“专业、专注、高效”创造核心竞争力,始终坚定“深耕价值,只做价值投资”的战略定位,在主动权益投资领域发挥专业力量。

伯克希尔收购的公司涉及保险、报纸、零售、金融等行业,在众多子公司中,企业文化是如何促进伯克希尔的永续经营的?作者认为,企业文化是由一系列共同的信念、实践和观点所定义的,这些实践和观点决定了一家企业的预期,并影响着员工对待同事、客户及股东的态度。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为公司的目标和愿景建立标准。这些价值观的形成,一是源自巴菲特为识别潜在子公司而制定的收购标准;二是一系列的商业原则,这些商业原则也就是伯克希尔CEO赖以生存的15条原则,它反应了巴菲特始终秉持着“股东第一,员工第二”的经营理念。可以看出,伯克希尔不仅将股东视为公司股权的短期持有者,也将其视为永远的商业合作伙伴。

伯克希尔的企业文化,是其在收购和拥有所有权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文化,以及所有子公司经营文化的总和。作者认为,企业文化事关重大,因为它能转化为企业的经营业绩。也就是前文中所说的将“无形价值转为经济价值”。比如,如果一家公司的管理层和股东都拥有“长期主义”的远景,它就能更好地抵御金融动荡。

回到我们身处的资产管理行业,同样如此。以中庚基金为例,在成立之初就确立了“坚持低估值价值投资,聚焦主动权益投资领域”的发展方向,公司及管理层的知行合一,就决定了公司在业务布局上大概率不会发生偏离,而从公司这5年多的发展实践来看,确实做到了:不做被动投资、不押注赛道、不追逐主题、不盲目扩大规模,始终以客户收益率为唯一目标。竭力通过专业的投资管理,满足投资者的真实投资需求。

伯克希尔的9大文化特质

伯克希尔有哪些文化特质?作者在书中给出了一张缩略图,罗列了9大特质:精打细算(省一分钱等于挣五分钱)、真诚友善(信守承诺的价值)、珍惜声誉(结局受益于良好的声誉)、重视家风(当家族注重家风传承时,富可过三代)、自我驱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充分放权(充分授权,但绝不能破坏声誉)、智慧投资(付出的是价格,交换的是价值)、恪守本分(不要异想天开,要脚踏实地)、永续经营(对于卖掉企业、无家可归之人,伯克希尔是永远的港湾)。

比如,在进行商业收购时,伯克希尔的文化特质提供了独特的价值,它提高了伯克希尔相对于其他买家的竞争优势。比如,1995年,伯克希尔收购了一家家族企业——家具零售商威利公司,价格比竞争对手的出价低12.5%。威利公司之所以选择伯克希尔,是因为其富有魅力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包括其诚信的声誉、给予高管经营自主权、以及它承诺永远持有所收购的子公司等等。

这9大特质在书中作者用多个章节、大量的公司案例予以佐证。篇幅有限,不一一展开。

伯克希尔的未来

正如书名《超越巴菲特的伯克希尔:股神企业帝国的过去与未来》,书中在最后几章对“伯克希尔的继承者”进行了阐述。

事实上,早在20年前,股东们就被一个问题所困扰:如果没有巴菲特,伯克希尔会怎么样?但是,经过多年的经营、实践、文化的传承,巴菲特已经将伯克希尔的经营制度化。因此,如果没有巴菲特,伯克希尔将继续发展下去。

自1993年以来,巴菲特就一直为他的离任提前准备,并和董事会制定了接人计划。巴菲特将自己的工作分为管理和投资两部分。作为巴菲特的继任者,最重要的特质是对伯克希尔的企业文化了如指掌,并恪守承诺,包括允许子公司自主决策、永续经营,以及延续之前的收购政策。毋庸置疑的是,巴菲特的存在确保了伯克希尔对其价值观的坚守,包括坚持投资的“长期主义”。但是,谁又能将这些文化特质很好的传承?书中给出了答案,即巴菲特的儿子霍华德,霍华德对巴菲特的价值观以及伯克希尔的企业文化有着独特的观察视角。正如霍华德所言:“伯克希尔是我父亲毕生的事业和心血,让它保持永续经营,对我来说意义重大。”

继承人的问题似乎迎刃而解,那么,在后巴菲特时代,又将面临哪些挑战?作者认为,伯克希尔的收购模式、不干涉的管理方式(充分放权)、缺乏非财务方面的集中报告,以及去中心化结构等,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和挑战。但是,最重要的是扬长避短,将有助于伯克希尔的长治久安。

最后,作者指出,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有一个成功的秘诀不仅适用于伯克希尔也适用于其他公司,即通过坚守简单、基本的业务,有助于降低成为冤大头的风险,有利于建立信任,并将那些重视上述9大特质的团队成员聚集在一起。最后,永远记住,价值观会带来永恒的价值。

写这篇书评时,伯克希尔的另一个灵魂人物芒格仙逝。虽然书中关于芒格的篇幅不多,但是仍能从一些案例、细节中看出芒格在伯克希尔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巴菲特的帮助和启发。

致敬芒格、致敬传奇!

责任编辑:仇霞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