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300指数是中国各行业龙头公司的代表,自2021年2月创下历史新高以来,至今已经下跌超过三年,期间的最大跌幅超过40%。不管是下跌时间还是下跌幅度,都在考验着投资者的心理极限,许多投资者可能从未经历过如此长时间的市场下行,净值下跌、财富缩水、信心受挫,甚至一度对未来丧失了信心,这是异常艰辛的三年。
在市场各方对国内经济预期逐步企稳,加上国家对资本市场不遗余力的支持之下,不少人相信市场已经度过了最为艰难的时刻。此时此刻如果我们回望过去三年,除了那些日渐稀疏和泛白的头发,我们是否也有所收获?对于资质平庸的凡人像我,如果没有一天一天真真正正地经历这个过程,可能许多体会和感悟是永远不会有的,哪怕读再多的书也无济于事。
一个人的努力固然重要,但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每个人可能都真切的感受到了这个进程,看到了车轮行进的痕迹,听到了它发出的声响,这可能是任何一个资本市场最大的beta。如果没有理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就无法理解为什么港股那些优质资产已经这么便宜了还能一跌再跌?如果没有理解高质量发展,可能迟迟无法放弃对旧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幻想,从而在投资中一再碰壁。为何有的长期投资者真的能够做到以十年这么长的维度去做投资?可能他们投资的就是历史的进程。
我们有多大概率能够准确判断一些公司在三五年维度的发展和成败?
在经济高速发展、新产业层出不穷的过程中,我们最喜欢的可能是那些关于“企业家精神”的故事,能干的创业者敏锐的抓住新兴产业爆发的时机,通过强大的执行力大力投入并在竞争中战胜对手取得成功。但是作为投资者,要在一个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深入理解一个企业或者企业家,并预判其战略未来是成功或失败,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非常容易出错也无法复制。反而是那些不那么依赖于人的企业,比如资源品企业,或者依靠品牌和商业模式运行的高端白酒企业,深深融入中国经济体的互联网平台公司,没有激动人心的故事可讲,未来的可预见性反而会更高一些,投资的稳定性也更强一些。
估值可以有多高?亏钱的方式可以有多少种?
在经历了超过三年的持续下跌之后,如果我们去看那些跌了50%甚至80%的公司,有些仍然觉得估值很贵。这其中有些公司当然是因为我们之前对其基本面的判断出现了问题,利润并未如预期增长甚至大幅下滑,在当年的热门板块里的公司大多如此;也有些公司利润其实如预期持续增长,但股价也出现了大幅下跌,比如A股的白酒公司、医疗服务公司,以及港股的一些互联网和服务业的公司。一部分原因可能是虽然当期利润没有下滑,但投资者对远期的空间或者增速进行了重新评估,但我们也完全可以说,就是当初给的估值太高了。如果没有深刻的经历过漫长的估值收缩过程,可能对于“当初给的估值太高了”也不会有那么切身的体会。
下行的市场中依然有可以赚钱的机会?
即便是在过去几年全球最为“惨烈”的香港市场,也有不少公司实现了翻倍甚至更大幅度的上涨。这些公司或板块的上涨逻辑回头来看是如此清晰。对那些净值下跌、信心受挫、头发日渐斑白的大多数投资者(比如我)而言,这是一个令人悲喜交加的事实。资本市场似乎永远都有可以做多的机会,只在于我们是否正确的理解了这个市场的beta和alpha,可能首先是是否正确理解了beta。
经过漫长的下跌,估值的泡沫被大大压缩,我们可以更加从容的去寻找那些真正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优质标的。同时,如果你也像我一样是一个天资愚钝的普通人,那么不要浪费过去三年多的经验和教训,因为这许多经历我们在书本上是无法体会的,在某个安静的时刻,细细的复盘回想,可能会收获良多。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章涉及的观点和判断仅代表作者对当前时点的看法,基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所涉观点和判断后续可能发生调整或变化。本文仅用于沟通交流之目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关键词阅读:汇添富





- 今日十大热股:中美贸易传来利好,PCB人气爆棚中京电子翻倍,4000亿巨头罕见涨停,8天6板妖股提示风险
- 亚洲最大卫星制造基地“强磁场”效应初显,带动5000亿元产值
- 是供给侧收缩+AI需求共振,存储芯片大幅涨价,量价齐升或将持续到2026年
- 国际巨头持续提价,POE国产替代市场空间巨大
- 公安部等部门出手,加速商用密码领域建设进程
- AI基础设施建设提速,PCB产业链高景气度延续释放
- 覆铜板行业兼具周期性和成长性,AI高景气带来新机遇
- 我国首个海水漂浮式光伏项目建成投用
- 大幅提升能量密度的解决方案,硅基负极已经开始批量应用
- 脑再生科技暴涨122%,盘中多次熔断!国家药监局:配合相关部门出台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产品支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