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坐上“全球股王”,如何借“基”把握国内半导体行业潜力?

据消息,当地时间6月18日美股收盘,全球最大AI算力提供商、AI芯片巨头英伟达,市值高达3.34万亿美元,接连超越苹果和微软,登顶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以前都说要寻找10年10倍的股票,但英伟达用不了十年,仅用21个月就实现了这个目标。

2023年前,英伟达市值未曾迈入过万亿美元的门槛,2023年6月,英伟达市值悄悄突破1万亿美元关口;2024年2月,英伟达以惊人的速度突破2万亿美元市值大关,创下了从1万亿美元增长至2万亿美元的全球最快纪录;2024年6月,英伟达市值再次起飞,直接突破3万亿美元大关,从2万亿到3万亿大关的跨越,仅仅只用了不足4个月的时间。

可见在AI超级浪潮加持下的半导体,毫无疑问成为了市场的绝对焦点。更重要的是,这次的技术变革,比起过去同类型的变革来得都要猛烈,景气度有望长时间维持,其中的投资机会正在不断地释放。

国内半导体市场来看,在国外限制下,我国的半导体行业最大的问题就是——国产替代,而提到国产替代,又不得不提到半导体设备。

半导体设备作为半导体产业链的上游“基石”,也是受国外重点“卡脖子”的领域。目前板块形势已经很清晰,那就是我们必须发展自己的半导体设备产业,这也是半导体设备产业一个非常长期的趋势和支撑逻辑,为此我国半导体设备企业也在不断努力着。

以半导体设备ETF(561980)标的指数第一大权重股北方华创为例,在过去一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北方华创成功跻身全球十强设备厂商之列,成为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的“大哥”。2023年,北方华创的新签订单总额高达300多亿元人民币,其中集成电路设备订单占比超过了70%。这充分显示出北方华创在国产替代的过程中,逐步取得了行业领先地位,也体现出半导体设备在国产替代趋势下的投资价值。

此外,政策也在加大力度支持半导体产业。大基金三期成立,规模为前两期的总和。从过往经验看,大基金一期、二期成立后,半导体板块信心有所提振。大基金三期的成立,有望充分带动国内半导体产业链的发展,机构预计半导体卡脖子的环节,设备材料依然会是投资重点方向,利好上游国产替代。

半导体设备ETF(561980)是全市场中首只跟踪中证半导指数的ETF基金。标的指数主要聚焦40只半导体设备、材料等上游产业链公司,前十大成份股占比约76%,指数集中度相对较高;行业分布上更侧重上游设备、材料等,其中“半导体设备+半导体材料”占比近64%。

20240620半导体设备ETF资讯2

半导体行业具备强周期性,在2019年3季度之前的一轮半导体上行周期区间,聚焦上游设备材料的中证半导指数区间最大涨幅超494%,高于主流半导体全产业链指数,呈现更高弹性特征。

责任编辑:栎树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