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书|AI是不是那个衔接现实和虚拟世界的超级技术?库兹韦尔关于未来20年的预言
未来,属于终身学习者
读书是世界上成本最低的一种投资方式,哪怕只是每天坚持阅读几页,长期下来也会得到不小的收获与回报。从这个角度来看,读书与基金投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相信长期的力量。基于此,金融界基金推出读书类栏目“悦读”,诚邀国内外学界、投资圈有影响力的大咖分享好书,交流读书心得。
你有没有想过未来?
你是否期待未来的到来?
人工智能飞速发展,哪些行业最有前景?
AI与人的融合如何让生活变得更轻松、更安全、更美好?
著名的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在他的新书《奇点更近》中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令人叹为观止的未来蓝图,并以一种系统而深入的方法带我们窥探未来世界的模样。
雷·库兹韦尔是谁?
这位76岁的工程师不是普通人,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他做出了147次预测,其中86%成真。
他准确预言了互联网扩张、人工智能战胜国际象棋世界冠军、人脸识别、3D打印、虚拟现实等;
他还发明了台式扫描仪、语音识别系统、盲人阅读机、音乐合成器等,被称为“传奇的发明家”;
因在音乐技术方面的杰出成就获得格莱美技术奖。
这一次,这位预测未来的“大先知”又为我们设想了一种命运,即80岁以下且身体健康的人有可能长生不老。他预测,到21世纪30年代,我们还能够将大脑的新皮质扩展到云中,从而实现人类智力的大幅提高。
北大汇丰商学院未来实验室首席未来学家檀林在他为《奇点更近》写的书评中写道:库兹韦尔的论述从宇宙大爆炸开始,经过单细胞生物和DNA的演化,最后到达人类大脑。他认为,计算机硬盘就像我们大脑的延伸,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计算成本会不断下降,但计算速度却会呈指数级增长。
生成式AI的影响并非一朝一夕形成,它依托于多年的研究和技术积累。人工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技术为生成式AI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微软中国的首席技术官韦青在其对《奇点更近》一书的分享中指出,在处理日渐复杂的AI应用时,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显得尤为重要。早在2019年,微软便开始实施承担责任的AI策略,涵盖公平性、透明性和问责制等多个方面。这一标准不仅是对AI技术的规范,也设定了人类与AI之间的良性关系。这种关系的核心在于如何确保AI在生成和传播信息时不偏离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建立以信息为基础的信任机制,确保人们能够准确理解AI所提供的信息。
著名财经作家吴晨说,库兹韦尔在《奇点更近》中开启了一场特别有意义的思维实验,即试图描绘出人与AI融合之后的螺旋上升的理想画面。
首先,AI指数级增长会让人类的思想如虎添翼,形成人机融合的超人。而这种超人的智慧又能解决人类的各种问题,从治疗疾病到延长人类生命;此外,它也将带动在更为广阔领域内深远的创新,重塑物理世界,无论是微观还是宏观。这些再辅之以XR创造的虚拟世界智能元宇宙,会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
按照他的畅想,在这一基础之上,人类将跨入第六个时代,人类的智能将延展至整个宇宙,把普通物质转变为能在最密集计算水平上进行组织的计算介质(Computronium)——这其实是超人智能、纳米技术、材料技术的结合,让人类可以用原子为材料重塑世界,搭建未来。
这的确是激动人心的未来。但我想还是需要拉回到现实来讨论。
一方面,在过去30年,尤其是在西方国家,我们其实已经很明显地看到了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发展的脱节。彼得·蒂尔(Peter Thiel)的金句“50年前,你们就承诺未来会有飞行汽车,可是我们等来的却是140个字符(推特、X)”,就比较好地诠释了这种脱节。库兹韦尔也指出,过去30年西方的GDP或许发展放缓,中产阶层的工资也持续20多年停滞,但是以信息/知识来衡量,以计算能力来比较,却是呈现出指数级别的增长,普通人的生活也的确在某些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改善(你几乎难以想象一个工作和生活中没有智能手机的世界)。换句话说,过去几十年西方以货币计算的财富和收入增长的停滞并没有正确反映出信息技术所推动的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善。
AI是不是那个衔接现实和虚拟世界的超级技术?
我想这是我们要追问的根本问题,毕竟我们现在终于等来了飞行汽车,甚至是低空经济的大爆炸,这多少要归功于AI进步带来的算力提升。
另一方面,我们又要给那种过度乐观泼点凉水。生物医药领域内的进步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慢得多。无论是制药还是医疗,改进往往慢于我们的预期。在疫情期间火速制造出mRNA疫苗的两家厂商在转回靶向治疗癌症、创建定制化癌症疫苗的路远比他们想象的更艰苦。所以,库兹韦尔以10年为一个单位,认为到了2030年人类就能达到“长寿逃逸速度”的预测,很可能过于乐观了。同样,脑机接口、人类意识的上传、创造人类的第二大脑、实现人类调用AI的巨大算力塑造出超级大脑,这些到底是科幻般的想象,还是可以加速落地的技术,需要等待更多科研的突破。至于库兹韦尔倾注了巨大热情的纳米领域,许多情节只能说更贴近科幻小说里的场景。
当然,《奇点更近》并没有回避现实中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超越金钱和货币,让我们更多意识到知识(无形资产)的价值,找到新方法来衡量算力增长和信息技术给人类带来的福祉,是这本书对未来经济学的贡献。但我们不能忽视市场经济内在的发展逻辑。
步入2024年最后一个季度,金融市场中对这一轮AI泡沫的质疑已经越来越多。巨头对算力的投入到底能否找到可持续(能赚钱)的商业模式?短期内AI取代了工作(包括大量的程序员)到底会给社会带来哪些影响?这些问题同样没有正确答案,却很可能影响到未来AI的发展,因为没有巨额金钱和脑力的投入,指数级的突破并不会自动到来。
当然,也许AI的发展就是会超乎我们的想象。如果真是这样,我们的确距离奇点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