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慧眼识基金】史上最“卷争”霸赛:中证A500ETF,一文解锁当前产品差异何在,未来上车怎么看?

作者:金融界基金研究中心撰稿,研究员言昕

中证A500指数的诞生与爆发式增长

在2025年初回顾过去一年的投资市场,我们不得不提及2024年境内指数化投资的快速发展。但要说那个指数在2024年最“卷”出了新高度,那还肯定要数中证A500指数了。

第一“卷”:产品先于指数产品发行

中证A500指数于2024年9月23日正式发布,而在此之前的9月5日,首批10只中证A500ETF已经完成上报。这种产品先于指数发布的创新模式,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尚属首次。10月15日,首批10只中证A500ETF产品正式登陆市场,为投资者提供了全新的投资选择。

第二“卷”:规模增长创造行业新纪录

中证A500ETF产品上市后,市场反响热烈。仅用两个月时间,中证A500相关ETF产品的累计净买入规模就达到了2000多亿元,一举成为仅次于沪深300的第二大指数产品,创下国内指数相关基金最快突破千亿规模的纪录。

对于单只产品而言,国泰中证A500ETF(159338)表现尤为突出,仅用7个交易日就将规模从20亿元提升至百亿元,刷新了行业发展速度的历史记录。

第三“卷”:公募争先恐后布局

除了规模增长速度在公募基金史上实属罕见,中证A500相关ETF产品布局也呈显示出市场的高度活跃。10月15日,首批10只中证A500ETF产品上市;11月5日-7日,第二批12只中证A500ETF启动发行;12月10日,9家基金公司申报的第三批中证A500ETF正式获批。至此,中证A500ETF的获批产品总数增至31只。

截至目前,已有近70家公募基金公司涌入中证A500指数基金赛道,推出ETF、指数、指增、以及红利低波等策略型产品等超120只各种类型的相关产品。

第四“卷”:营销创意层出不迭

中证A500ETF发行战告一段落后,募的指数产品营销发力仍在持续。数据显示,仅在10月25日一天,就有15家基金公司在招行APP上举办了18场直播活动。此外,部分公司开始尝试"IP营销"策略。通过制作短剧、短视频等形式向投资者展示产品特点,提升营销效果。

中证A500ETF的营销攻势还延伸至线下场景。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地铁站、公交站、小区电梯等公共场所频繁出现"中证A500ETF"的户外广告。

产品同质化问题?细看产品的差异

然而,在趋于极致内卷的状况下,跟踪中证A500指数的相关产品多如牛毛,导致产品设计趋同,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免出现产品同质化问题。对于投资者来说,又有哪些差异可看呢?

null

以上图列举出来的15只中证A500ETF为例,截至1月21日,当前中证A500ETF的资产规模差距悬殊,现出了明显的分水岭。

国泰基金旗下的中证A500ETF(159338)以接近300亿元的净值规模居于首位,紧随其后的是南方基金的中证A500ETF(159352),规模超过200亿元。相比之下,西藏东财基金的A500ETF东财(159380)规模不足10亿元。

在产品设计方面,15只中证A500指数ETF的管理费、托管费设计一致,主要区别体现在分红机制上。

其中13只产品明确了分红评估频率,5只采用季度评估策略,8只实行月度评估机制。这使得中证A500指数ETF系列成为A股市场中月度评估分红最为积极的产品之一,甚至超越了传统的红利系列基金。

然而,在分红比率方面,仅有嘉实基金的A500ETF(159351)明确了具体数值,其他产品仅标注"可分红"。这意味着大多数A500ETF的分红金额和频率可能受到基金管理人主观判断的影响,为投资者的收益预期带来一定不确定性。

从成立以来的日均换手率来看,各A500ETF产品间的交易活跃度差异显著。

其中,易方达的A500ETF易方达(159361)和浦银安盛的A500ETF指数基金(159376)表现突出,日均换手率超过20%,体现出了产品具有更活跃的市场参与度。相比之下,西藏东财基金的A500ETF东财(159380)和景顺长城基金的中证A500ETF景顺(159353)的日均换手率不足10%。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证A500指数ETF产品在设计上不断创新,但短期内仍面临业绩波动的挑战。

除去最新上市的浦银安盛、西藏东财和融通基金的三只新产品外,其他挂钩中证A500指数的ETF自成立以来的回报率均为负值。截至最新交易日,仅有上述三只新上市产品的单位净值保持在1元以上,这意味着,大部分中证A500ETF当前都处于亏损的状态。

中证A500VS沪深300ETF,中证A500有何魅力?

尽管中证A500ETF产品面临净值跌破1的压力,但众多机构仍对中证A500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从近三年的市场表现来看,中证A500指数的走势优于沪深300与中证500指数,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

null

业内人士将中证A500比喻为更符合时代特征、反映经济结构的"中国版标普500"。相较于沪深300ETF,中证A500展现出三大显著优势,对于寻求长期增长潜力的投资者来说,配置价值较高。

一、行业平衡编制方式

中证A500采用了"行业平衡"的编制方式,这是其区别于沪深300的一大特点。与单纯依靠市值和成交额大小筛选样本不同,中证A500采用行业均衡选样方法,在编制上要求行业自由流通市值分布与中证全指尽量保持一致。

这种编制方式确保了指数成分股在各行业间的均衡分布,避免了某些行业过度集中的问题。

二、行业分布偏向新兴成长

得益于其均衡的行业分布特征,中证A500指数相较于沪深300更偏向新兴成长行业。具体而言,中证A500指数大幅减配了金融行业,同时增加了工业、通信服务、信息技术、医疗卫生等新兴领域的配置比重。

这种配置策略使得中证A500指数在保持"稳健"特性的同时,又增添了"成长"属性。新质生产力在指数中的占比提高,更好地反映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趋势。

null

(中证A500指数行业分布)

三、ESG因素与国际化考量

在编制方法上,中证A500还引入了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等筛选指标,这是其另一个显著特点。除考虑市值大小外,ESG因素的加入使得指数更加契合大型机构投资者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投资要求,体现了长期发展理念。

此外,中证A500的所有成份股均属于互联互通证券范围,为境外资金的配置提供了便利工具。这一特点增强了指数的国际化属性,有助于吸引更多海外投资者参与中国资本市场,提高指数的流动性和影响力。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