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沪深交易所发布多只货币ETF、跨境ETF的停牌公告,短期暂停这些基金的盘中交易。有投资者产生了疑惑,基金为啥也会“停牌”,还能买吗?本期我们就来聊一聊。
什么是停牌?哪些类型的基金可能会停牌
“停牌”一般指的是当某只上市交易的证券(基金)出现价格异常波动、发生重大事件等特定情形,交易所在一定时段内暂时停止该证券(基金)交易的状态,这通常是交易所为了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保护投资者利益采取的一种临时性措施。
停牌是证券市场中一种相对常见的现象,除了股票、债券等可能会停牌外,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所谓“场内基金”,如ETF、LOF、REITs等,当遇到特殊原因时,同样可能停牌。
基金常见的停牌原因有哪些
实践中,基金停牌的最常见原因是当基金的场内交易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溢价,明显偏离基金净值时,为了防止投资者盲目跟风买入,遭受较大损失,基金管理人可能会向交易所申请基金停牌,向市场警示风险。这类情况的停牌时间通常较短,一般为一个小时到一天不等,具体以公告为准。
开头提到的几只货币ETF就是这种情形。从下表可以看出,2月11日三只货币ETF的收盘价相对单位净值产生了大幅溢价。分析原因,这些基金场内流通份额较少、流动性不佳,如遇盲目跟风炒作,较小的资金量就能推动交易价格大幅上涨,而后期资金一旦撤离,价格就会很快回落(2月12日的收盘价大幅回落)。为及时提示风险、避免投资者遭受损失,交易所发出了停牌公告。
另外,当基金发生一些重大事件,例如召开持有人大会审议重大事项、基金转型调仓、合同终止等情况时,也可能会停牌,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这类情况的停牌时间通常会根据事件的复杂程度和处理时间而定,也会提前公告告知投资者。
想买的基金停牌了,怎么办
基金停牌后,基金管理人通常会发布相关公告,说明基金停牌的原因、停复牌时间等关键信息,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公告及时了解基金的动态。
对于因场内价格大幅溢价导致的基金停牌,我们要知道,基金出现高溢价的原因往往是比较复杂的,可能会受到供需关系、投资者情绪、基金规模、产品流动性、成分股事件等多重因素影响。像这几只货币ETF的大幅溢价,就是主要受到投资者情绪影响、短期资金推动的结果,一旦跟风投机的资金撤离,价格很可能会快速大幅回落。对于场内投资者来说,此时参与往往意味着承担更高的风险。因此,如果遇到溢价导致的基金停牌,投资前需理性评估基金的投资价值和风险,分析溢价产生的原因和可持续性,并充分考虑自身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避免在复牌后盲目追高。
对于因发生重大事件导致的基金停牌,应重点关注事件本身对我们投资计划的影响。如果事件并不影响基金的投资运作,那么可考虑复牌后按原定计划投资。如果基金的投资运作情况发生了重大改变,导致基金不再符合我们的投资计划,那么需谨慎对待,至少先观察一段时间,重新评估投资决策。
来源:易方达投资者教育基地




- 我国卫星互联网低轨06组卫星发射成功,下半年发射节奏有望提速
- 育儿补贴制度落地提振信心,婴童板块热度升温持续上行
- 体育产业多维赋能区域经济,湘超联赛与世运会点燃概念热潮
- 《南京照相馆》火了!预计票房超37亿,两类企业有望直接受益
- 多地对中药价格提出治理要求 利好行业长期发展
- AI推理芯片迭代、车规算力升级、消费电子换机潮三线共振,PCB订单能见度有望延续至2027年
- 香港8月1日起实施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看好稳定币及RWA市场投资机遇
- AI赋能后交互性大幅提升,目前玩具产业链正加速将传统产品AI化
- 《稳定币条例》即将生效,官方发布配套指引!详解稳定币行业趋势
- “工业牙齿”闪耀中原!金刚石大会开幕,券商力荐两大掘金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