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规模蒸发300亿!权益仓位不足2%:这家银行系公募的权益短板还能补上吗?
在5月15日投资者保护日到来之际,基金公司一季度成绩单的曝光引发市场关注。
据天相投顾的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境内162家公募基金管理机构管理的总规模达到了31.81万亿元。这一数值相比于去年年底的32.41万亿元,缩水约6000亿元,折射出公募行业正在经历投资者的信任危机…….
一季度规模缩水300亿?权益类基金持续萎缩
在这场行业大考中,鑫元基金以单季规模缩水300亿元的波动,成为观察银行系公募转型困境的典型样本。
官网资料显示,鑫元基金于2013年8月29日在上海正式成立,成立十多年来始终存在“固收依赖症”。
截至一季度末,其权益类产品规模仅占总规模的1.4%,26.53亿元的权益规模相较1886亿元的总管理规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其中,本已微乎其微的权益资产仍在持续缩水——股票型基金单季规模跌38%,现存16只主动权益产品中,11只自成立以来始终处于亏损状态。(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5.8)
固收班底的权益转型能否破局?
这种"股债失衡"的产品结构或折射出更深层的治理困境,分析鑫元基金管理团队构成可以发现,其核心高管均呈现显著的"固收基因"。
公开资料显示,董事长龙艺自1998至2021年期间,在南京银行历任总行资金营运中心投资交易部经理、总行资金营运中心总经理助理、总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助理、总行金融市场部副总经理、总行金融同业部总经理职务。
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于景亮同样具有南京银行20多年从业经历,历任投资经理岗、本币投资交易部经理、投资交易中心南京分中心经理、总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助理、总行资金运营中心副总经理。
两位副总经理吴菊、王辉职业背景同样囿于传统银行证券领域:吴菊在上海银行履职期间,历任总行金融市场部同业部见习副总经理、总行资产管理部见习总经理助理、总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助理等职务;王辉曾任南京证券公司上海营业部副总经理,后任世纪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威海路营业部及上海营销中心总经理。
鑫元基金决策层中缺少具有丰富权益投资经验的专业人才,而被寄予厚望的权益投资总监陈立,虽拥有17年证券从业经历,但其管理的6只基金近半年全部录得负收益,其中鑫元清洁能源A近两年累计亏损达45.99%。(数据来源:天天基金,截至2025.5.8)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面对债市波动加剧与权益市场回暖的格局转换,鑫元基金似乎开始尝试突围。2025年开年,鑫元基金连续发行两只权益产品,并于4月9日提交了QDII业务资格申请。这与其2019-2021年权益牛市期间未发行任何股票型基金的策略形成鲜明对比。
从固收大本营向权益领域投石问路,鑫元基金的战略调整能否真正打破十年的路径依赖?市场正在等待鑫元基金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