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硕
3月24日,央行官网发布公告,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更好满足不同参与机构差异化资金需求,MLF操作由单一价位中标调整为多重价位中标。本次“麻辣粉”的改革传递出什么信号?本文来聊一聊。
从“荷兰式招标”到“美式招标”的转变
MLF是中期借贷便利(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的英文简称,市场上常俗称为“麻辣粉”,是央行向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提供的一种中期贷款,期限一般在3个月到1年,以招投标方式开展。
前文提到的公告发布之前,MLF招标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单一价格中标”,即荷兰式招标,本次改革后,改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即美式招标。对比两种招标方式,投标环节相同,但中标环节不同。
传统采用荷兰式招标,中标者都以相同的利率中标。央行提前发布招标公告,明确操作规模、期限及规则,符合资质的银行根据自身资金需求和成本评估,报送投标利率和投标金额,央行再根据投标情况和政策目标设定统一的中标利率(比如2%),所有中标的银行都按照这个利率获得MLF资金。
现在采用美式招标,中标者以各自的投标利率中标。与传统模式不同的是,央行按投标利率从高到低排序,依次分配资金,机构的中标利率就是自己的投标利率,直至达到预设的操作规模为止。
例如,央行宣布开展4500亿元的1年期MLF操作。假设有甲、乙、丙、丁、戊等多家银行参与投标,投标利率及投标金额如下:
按照美式招标方式,央行按投标利率从高到低排序,甲、乙、丙、丁银行会依次中标,而且中标利率为各自投标利率。到戊银行的时候,由于累计投标金额已达4500亿元,MLF额度用完,戊银行则未能中标。
调整招标方式,央行传递了什么信息?
用一句话来概括:MLF利率的政策属性已经正式退出。
在过去,MLF利率由央行统一设定,手握“定价权”,通过调整MLF利率,直接向市场传递“降息”或“加息”的政策信号。如今,ML F利率是由银行报价竞争形成,反映的是银行资金需求强弱,不再由央行直接调控。换句话说,央行仅控制MLF投放量,利率由市场决定,不再通过MLF利率来直接传递政策意图。
其实,早在2024年6月19日,央行行长在陆家嘴论坛上就曾指出,央行主要政策利率是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并要逐步淡化其他期限工具利率的政策色彩。本次MLF操作改为多重价位中标,实现了MLF利率政策属性的完全退出,也标志着政策利率体系的调整进入实质阶段。
总之,MLF改用多重价位中标的模式,表明了该工具的定位由政策利率向纯粹的流动性投放工具转换,进一步强化了7天期逆回购利率的政策利率地位,而且更加市场化的定价也能更好地满足不同金融机构差异化的资金需求。
来源:易方达投资者教育基地
声明
本资料仅用于投资者教育,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我们力求本资料信息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及时性不作保证,亦不对因使用该等信息而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