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基金经理共管”的风吹到了医药基金。7月4日,中欧医疗健康发布公告称,增聘赵磊为基金经理,与葛兰共同管理该产品。而原有的中欧医疗创新等产品则继续由葛兰单独管理。今年以来,“多基金经理共管”已蔚然成风。据Wind统计,截至6月底,今年共有122家基金公司的666只产品宣布增聘基金经理,与原有基金经理共同管理,其中不乏多位知名百亿基金经理。近一年来,中欧基金旗下共有29只产品实行“共管式增聘”。
从个体到团队化管理,是公募行业的重要转型方向之一。早在2022年4月,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引导基金管理人构建团队化、平台化、一体化的投研体系,提高投研人员占比,完善投研人员梯队培养计划,做好投研能力的积累与传承”。今年5月出台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再次强调了这一点,并提出“支持基金经理团队制管理模式,做大做强投研团队”。
作为一家聚焦主动投资的基金管理公司,中欧基金一直致力于加强投研团队建设,巩固投研实力。目前,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平均金融从业年限14年,平均投资年限7年,团队已形成以资深老将为引领、中生代和新生代不断涌现的完整人才梯队。在研究支持方面,公司致力于打造一支稳定的专家型研究团队,通过行业细分、深度研究为投资赋能,旗下五大研究组对39个细分领域实现精准覆盖。
据了解,作为中欧基金医疗投研团队核心成员之一,赵磊拥有超8年的医药生物行业研究经验。赵磊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生物工程硕士专业,历任中泰证券医药生物行业研究员、联席首席分析师,曾带领团队获得2020年“证券业分析师金牛奖” 最佳行业分析团队(《中国证券报》主办)。赵磊于2021年5月加入中欧基金担任权益研究部医药组研究员,2023年初开始担任医药研究组组长。


全部评论
已关注
热聊中:
进入投顾圈子



机会情报
- 今日十大热股:中美贸易传来利好,PCB人气爆棚中京电子翻倍,4000亿巨头罕见涨停,8天6板妖股提示风险
- 亚洲最大卫星制造基地“强磁场”效应初显,带动5000亿元产值
- 是供给侧收缩+AI需求共振,存储芯片大幅涨价,量价齐升或将持续到2026年
- 国际巨头持续提价,POE国产替代市场空间巨大
- 公安部等部门出手,加速商用密码领域建设进程
- AI基础设施建设提速,PCB产业链高景气度延续释放
- 覆铜板行业兼具周期性和成长性,AI高景气带来新机遇
- 我国首个海水漂浮式光伏项目建成投用
- 大幅提升能量密度的解决方案,硅基负极已经开始批量应用
- 脑再生科技暴涨122%,盘中多次熔断!国家药监局:配合相关部门出台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产品支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