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嘉实、招商、广发、银河等多家基金公司纷纷修改基金合同,对赎回费率进行调整,对于持有基金短于7天的投资者将收取1.5%的赎回费。据悉,自2018年4月1日起,所有基金将按照符合《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的方式运作,全面实施流动性新规。如今期限临近,各家基金公司纷纷加速修改基金合同的进程以应对新规。【《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全文 】
“惩罚性赎回费”的前世今生 |
“惩罚性赎回费”的四大看点 |
为什么要全面实施“惩罚性赎回费”? |
赎回费的调整,将增加短线投资成本,因此这也被认为是对于持有期少于7天的投资者征收的一种“惩罚性”赎回费。这种情况下,更有利于引导投资者坚持长期投资,提升获取相对稳健收益的机率。同时,可以有效杜绝投资者巨额资金的短线套利行为。 多家公募基金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基金是一种适合长期投资的理财工具。征收惩罚性赎回费的可以遏制快进快出、短期炒作,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 [详细] |
惩罚性赎回费对两类投资者影响大! |
对持续持有期不少于7日的投资者来说,完全不必焦虑。对这部分投资者来说,赎回费率没有变化,将继续按照原定的赎回费率标准收取。对下面两类投资者来说,《管理规定》的影响就比较大了。 第一,持有期少于7天的投资者。小编给大家算一笔账。对普通投资者来说,以100万的资金为例,若在基金合同修改后,投资者申购基金后在7日内赎回,则赎回费至少为1.5万。而如果选择持有一段时间,如7天以上,则仅需缴纳0—5000元不等(大部分基金持有一年以内赎回费0.5%,两年以上免赎回费)。 第二,偏爱C类份额的投资者。在《管理规定》实施前,基金C类份额通常没有认/申购费,同时根据资金量的大小,在7日内选择赎回也可享受不同的费率优惠,并按日计提销售服务费。这种情况下,短线操作的投资者(通常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为节省投资成本,更偏爱没有认/申购费的基金C类份额。一旦机构投资者在某只基金的投资者结构中占比过高,并选择在短期内大量赎回,往往会造成该基金单日净值的大幅波动。这种行为实际上是摊薄了存量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对基金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不利。 在《管理规定》后,短期赎回成本将大幅增加,可以有效地降低短线频繁进出而对基金运作的不利冲击。例如,某投资者用1000万投资A基金C类份额,若此前短期赎回费仅需缴纳0.5%。《管理规定》实施后,其7日内赎回的赎回交易成本将从过去的0.5%骤然增加至1.5%,交易成本大幅增加。[详细] |
股票涨停想借基套利?未来得到有效抑制 |
此前,不乏有大资金在某只股票暴涨前,利用持有该股票的基金进行套利。但是未来这部分资金的套利行为将得到有效抑制。 “如果某基金持有某只股票的仓位在10%,这只股票单日涨停,将贡献1%的基金净值,如果连续暴涨,在市场条件有利的情况下,机构获利将十分可观。”沪上某基金公司人士告诉记者,尤其对于固定收益类基金,每年的投资回报目标也就在5%左右,购买上述基金进行套利,短期资金效率十分惊人。 上述人士表示,这种行为实际上是摊薄了其他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对基金市场的规范发展十分不利。短赎费用开征后,资金短期成本从过去的0.5%骤然增至1.5%,交易成本大幅增加。[详细] |
基金公司增设C类份额,基民持有两年以内买C类较划算 |
在开征短期惩罚性赎回费的同时,不少基金公司增设了C类基金。例如,3月14日,中欧基金发布了旗下中欧潜力价值、中欧明睿新常态两只混合型基金增加C份额的公告。此外,博时、嘉实、安信、广发等基金公司也为旗下部分基金增设了C类份额。 根据基金合同,C类份额基金免去了申购费以及持有期在一定时间段以上的赎回费,但仍增加了1.5%的短期赎回费、0.4%的销售服务费。与非C类基金普遍两年以上才免征赎回费相比,C类份额基金免征期限大大缩短,一般在7天到30天不等。 “C类基金的增设主要是为了满足不同类型的投资者要求,对于持有期限在1年内的投资者,C类基金费用相对较低。对于持有期限两年以上的投资者,购买A类基金更为划算。”某资深人士表示。[详细] |